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NFI
动态
出版物
赵志宏:金融强监管时代下的资管行业发展与转型
时间:2017-11-20 作者:赵志宏

  围绕金融强监管时代下的资管行业发展与转型,我有三方面的认识:

  一是金融工作顶层设计的明确和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确立为资管行业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资管机构转型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是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对策。

 强监管下资管业发展方向渐明

  关于第一个认识。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方面,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经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议,近期工作要点聚焦于“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协调,提高统筹防范风险能力,更好地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好地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更好地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具体来看,在资管业务监管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起草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日前已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将目前全市场内资管业务以及资管产品广泛纳入其监管范围内,其对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信托计划、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期货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等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在确定分类标准、减少流动性风险、打破刚性兑付、统一杠杆监管要求、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规范资金池业务、加强资本约束和风险准备金要求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促进中国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专题也指出,要统一各类资管产品的监管标准,逐步消除套利空间,建立综合统计制度,为穿透式监管、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提供根本基础。

  应该说,从顶层设计、监管协调到具体监管政策三个层面的制度体系的确立,已经为资管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接下来各类资管业务主体就需要把握好自身的重新定位,在规定的框架下实现发展。

 挑战与机遇并存

  关于第二个认识。中国资管行业的规模在近几年经历了突飞猛进的扩张,截至2016年末,中国资管行业规模达115.4万亿元,创下新高,相当于年度GDP的150%,并已接近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的一半,较2015年的93万亿元实现了约26%的增长[1]。相比于全球资管行业和亚洲资管行业在2015年仅1%和10%的增长率,中国资管行业的成长表现可谓相当突出。

  然而,规模突飞猛进的背后,是资管机构持续通过加杠杆、加大期限错配、提升风险偏好的方式来维持收益,造成资金脱实向虚在金融体系空转,还积累了一定的金融风险。与此同时,资管机构的利差水平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收窄。以六个月银行理财产品利率为例,其与非标资产之间虽仍为正利差,2016年较2015年已缩窄了约60bps,而其与债券资产的利差早在2015年已倒挂,且利差裂口在2016年保持了发散的态势。特别是受益于过去监管层对金融创新的大力支持,资产管理业务迅猛发展的券商、信托和基金子公司,随着通道政策红利逐步消失,这些机构将面临更大的转型压力。随着监管政策的重新校准,未来几年,资管机构经历调整阵痛在所难免,市场格局将有所变化,行业竞争将不断加剧,能否找准特色定位实现转型发展成为各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

  另一方面,中国资管行业也充满发展机遇。

  一是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的增强,在居民财富多年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市场巨大、前景广阔的朝阳行业。按照近几年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情况,根据波士顿咨询的预测,到2022年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将达到252万亿元。2015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为113万亿,高净值家庭数量为200万户。预期到2020年,个人可投资资产与高净值家庭数量接近翻倍,年复合增长率约12%,相当于中国GDP增速的2倍,财富管理需求将更为强烈。然而需求方不断增长的同时,供给侧仍有较大缺口,各类资管机构仍有巨大的业务发展空间。

  二是随着协调监管体制的确立,银行、保险、期货、信托、基金、券商、私募,可在同样的规则下,同台竞技,行业关注将不再是通道和监管套利,而是专业投资能力,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提供风险收益比更好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将有利于提升中国资管行业整体竞争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所开发出的数字化工具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全球资管机构的运营、形成新的生产力,提高资管机构自身运营效率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成本更低、资金更安全、投资更可靠的资管服务。例如:新技术工具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提供极具针对性的投资洞察和客户洞察,协助投资团队和客户团队优化决策;新技术还可能让机构采取某些更复杂的投资策略、进一步提升交易量并优化交易订单执行效率;同时,统一、准确、甚至实时的数据流及高级数据分析工具将帮助组织进行更加科学、主动、及时的风险管理,并能有助于加强与所打交道的对手方(包括客户、委外机构等)的沟通、服务和管理。特别是智能投顾通过人工智能算法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资产管理投资方案,实现千人千面的理财分析,有效覆盖长尾客户,增强客户体验和提升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总之,资管机构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切实转变发展理念,从一味比拼收益率和价格的同质化、低维的竞争,逐步转轨到以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来取胜的高维竞争,创新思路以实现金融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并建立起特色化、专业化能力的资管机构未来才有机会胜出。

 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转型对策

  第三个认识。关于商业银行资管业务的转型对策。从长远来看,新监管制度也将对银行现有业务模式带来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银行增强创新转型紧迫感,必须加快创新转型步伐,实现去通道化、刚兑化、债权业务化、力求达到基金化、投资化、标准化、增强创新研发投入。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向着力:

  一是加快推进资管产品的转型。重点需要在产品形态和产品设计上进行转型。在产品形态转型上,需要向开放式净值型、封闭式净值型、结构型、股权类以及另类投资进行转型,同时需要解决底层资产因结构复杂、流动性低、层级难以穿透以及中后台体系不匹配对净值型产品的开发核算造成的挑战。在产品设计中,同样需要转型,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理念,实现差异化的服务。对于零售客户,产品设计应以低风险、低门槛、高流动性的标准化产品为主,突出产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尤其是对于高净值客户,产品设计应涵盖税收、养老、消费、教育、财富传承等因素,开发中长期投资产品,提高产品流动性,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定制型”的资产管理服务。对于机构客户,产品设计应着重关注客户所处监管环境、公司治理模式、业务办理流程三个方面,真正做到产品设计以客户为中心。

  二是加快推进资管销售端转型。为了应对监管新政带来的挑战,银行要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负债营销渠道,不断扩大客户覆盖范围,提升客户体验,逐步实现“线上批量化营销,线下个性化服务”,同时大幅降低分销成本,提升服务效率、质量和投资透明度。具体来看,一方面,加强线上建设,实现标准化产品的销售和交易;另一方面,提升线下专业化能力,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在当前客户主动寻求信息、形成个人判断并积极参与投资决策过程的趋势下,银行需要通过在职培训、人才引进的方式打造专业化的投资顾问团队,为客户提供非标准化产品资产管理服务,培养客户的忠诚度,通过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为银行带来利润。

  三是推进资管投资端的转型,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第一积极拥抱资本市场,布局多元化投资。要逐步加大对权益类、商品类、外汇类以及另类投资等资产的配置比重,避免债权类资产过度集中。第二通过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风控能力、客户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第三提升投研水平,打造银行资管的行业品牌。资产管理业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投资研究能力是决定资产管理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产品向净值型转型,产品的业绩表现将逐步取代“刚性兑付”,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关键因素,决定产品业绩表现的投资研究团队也将成为机构间重点争夺的资源。因此,要重视投资研究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市场化的激励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的人员培养机制,为资管业务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第四打造“资管投行”。转变固有的买方思维,向产业链上游的投行业务逐渐渗透,从被动接受卖方产品转为主动获取资产,通过满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融资需求,形成与银行信贷差异化项目来源,实现资金无缝对接。第五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资产获取和评估环节来看,新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使基础资产的范畴得到拓展,并实现投资决策评估的数据化和智能化,这也有助于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

  四是推进风险管理体系的转型。银行资管迫切需要在合作机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建立起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资管投资就是按照组合负债的风险偏好进行投资组合配置的过程,风险管理也应当从传统风险管理文化向投资文化的转变。同时风险管理不能与业务脱节,须为业务发展服务,运用独立的风险管理视角融入到日常投资决策中,促进和完善投资决策制定。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风险管理方法多元化、立体化,银行未来对于基础资产风险的识别和预判将可能需要更多依靠大数据分析,从资产获取端实现良好的风险控制。

  [1]资料来源:BCG研究报告:中国资产管理市场2016——繁荣持续、隐忧凸显、溯本清源、转型发展。